旧博老文

删文章!

“抱歉,您发表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在野时期言论精选(转) 》已经被系统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如有疑问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收到邮件24小时内给您回复。” 第一次因为发文章被管理员删除,不过新浪BLOG的管理还好,只是删除到回收站。不用我重新打,我把文章恢复并设为仅自己可见了。难道这篇文章是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不过这个本来就是我从其他论坛上转来的应该不至于吧!我只是希望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能够更加的健全而已。好了,只为删帖留下这段话~~~~

十年

十年我从一个初中生到现在大学毕业,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想来也是,初中,高中,大学,正好十年。如今走出了大学的校门,走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走入了以前从未想过的保险行业。 如何去形容现在呢?不知道。十年来同我相伴走过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现在又在哪里呢?有些还有联系,有些现在都了无音讯了。都说这个社会有种人际关系理论叫做六度理论,好像说的是在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只要通过六次就可以找到或者认识世界上的另一个人,也就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具有联系的关系。 最近还听说了,已经有同学结婚了。刚听说的时候真的是一阵的诧异,这么快啊!好像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会发生在我的周围,但是现在想来我们都走出了校园,不在是校园里那不懂事的孩子了。 想起了一首歌,陈奕迅的十年,也算是同名吧!有兴趣就点开看看MV听听歌!

八天

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八天。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白吃白喝白住了八天。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的停车场重新走过了一次不算是军训的军训,站了军姿,做了转向训练,进行了齐步正步训练,做了长跑,当然还完成了俯卧撑。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里每天6点30起床,8点上课,12点吃饭,2点半接着上课,6点吃饭,7点在接着上课,九点半下课回到房间,然后开始自己的睡前准备,12点就寝。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的会议室摆成的临时教室里,开始系统的学习中国的的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开始慢慢去学会接受保险的作用,开始去试图了解保险的没一个条款,开始去学习如何去服务,开始去学习如何去销售,开始去学习如何能够站在台上面对70多位学院做演讲,开始去学习站在马路上对着大街对面的讲师超越自我,开始去了解原来进入社会的道路是如此的艰难。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的会议室聆听了各位讲师自己的一些成长的路径,聆听了他们对保险服务的理解,聆听了他们对销售的理解,聆听了他们对行业的理解,聆听了他们对金融业的理解。 八天做了什么?在宾馆里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对保险的理解,收获了讲师那睿智的精辟话语,收获了…… 讲师语录: 1.“总听某人说某某行业,某某工作不好做,那是不是应该相信他呢?答案很简单,那要看他是不是这个行业,这个工作中的成功者。” 2.“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通常只要90秒” 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行于易”——老子 4.“销售精英必是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子的速度、蚂蝗的嘴” 5.“活在过去,一生后悔;活在未来,一生幻想;活在当下,一生幸福” 6.“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结果,但你可以掌握过程;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努力” 7.“成功的起点是相信,成功的终点是坚持” 8.“我们每天重复做什么,我们就会成什么,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 9.“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小时做儿女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豁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是现代人”——胡适 八天成长了一点,也视乎懂得了一点保险的意义,对保险也有了一种从前没有的认同感。虽然依旧对销售不是很感冒,但是来了就努力去把他做好。呵呵! PS:说实话现在的保险条款中,有些确实让我觉得不是那么的合理。但是总体说来还是不错的。而且讲师有一句话我觉得也还是有点道理的“在保险理赔中百分之八十的都是赔出去了的,但是会有那么百分之二十或是因为销售人员没有说明到位,或是因为客户自己的原因没有理赔成功,而后者往往是登上媒体的,也就有了理赔难一说了。”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不知道怎么说,找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对口的技术类工作,却一无所获。想想也不能每天在家里做着吃饭上网。就决定先去找一份销售类的工作,从药品到医疗器械虽然都跟专业有点关系但是总觉得人的接触面太小了,我想这类销售更多的应该是跟医院接触吧?真正跟个个病人接触的机会应该是没有多少的。 因此也就决定找一份接触面广的,自己大学时候也还比较感兴趣的金融类的工作,想想去银行要求的专业技能不对,去证券专业技能也不对,只好选则到专业技能相对要求低的保险了。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的保险代理人资格证出现了。 在中国人寿投了简历后,经过了两次不算困难的面试。顺利的进入了培训课程。从上个星期一开始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上课。晚上回家还要做作业,好久都没有这样了!还真是不习惯啊!不过还好经过8天的学习,今天在省邮电干校参加了电子化的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考试结果还算可以得了85分,顺利的拿到了资格证书。祝贺下自己!呵呵! 过两天还要去参加公司的封闭式培训了。一去又是7天,31号才能解放回家。祝自己好运吧。虽然自己对保险也有很多的疑惑,不知道自己这条保险之路能走多远,但是现在选择了也就自己一步一步好好的走下去至少不能轻易放弃,希望自己的努力有结果吧。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啦! 对了,要是各位买保险记得我啊!哈哈!怎么样?进入专业状态挺快吧!

“小天使”的故事来自电视剧妙手仁心

从前有位小天使,她很喜欢帮助别人,利用她的法术去满足世人的欲望,借此去感受让她帮过的人身上撒发出来的幸福气息。 有一天小天使遇到一个诗人,他年轻、英俊、有才华、富有还有一个很美丽的妻子,但是他仍然不开心,求小天使帮忙带些幸福给他,小天使想了很久才想到一个方法去帮这个人。 有没有人猜到小天使用什么方法? 其实这个小天使没有为他变出什么,反而变走诗人原本拥有的所有东西。半个月之后,小天使去找这为诗人,这位诗人以变的很潦倒接着小天使就把诗人原本拥有的东西全都还给他。后来再过半个月,小天使再见到这位诗人,诗人非常感谢小天使带给他的幸福。 人其实很奇怪,往往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其实根本幸福已经在眼前,幸福并没有绝对的定义,平时一些小事往往都能触动你的心灵,幸不幸福只在乎你的心如何去看待,想拥有幸福就要懂得珍惜,珍惜你眼前的一切!

部分演员明星对日本的态度【转】

一:刘德华 7月5日,刘德华一行来到日本,举办了小型歌友会。歌友会一开始,歌迷欢呼。但是刘德华拒绝用日语向大家问好。接着又拒绝了主办方安排的日语歌曲。并把所有曲目都改为普通话。原定的粤语歌曲也全部取消。 刘德华用普通话一字一句说道:“本来我是不想来日本的,但是因为合约在身,不得不来日本。但是你(指记者)不要以为是一纸合约把我牵住的,如果我不来,没人可以把我怎么样。我只是觉得这样对我歌迷不公平,因为歌迷是无辜的。我不想做的事,谁也无法逼我做,而且,你逼我,我也不会做”。 刘德华接着说:“引用一句话,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界的。我想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他对着主办方说“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然后,他当着几百名日本歌迷的面,演唱了一首《中国人》。 二:刘翔 在10届全运会上刘翔冲刺的一刹那,大家看到运动员身上所穿服装的标志,是日本货―美津浓(全运会服装的唯一指定商)。刘翔却用黄色胶带把运动背心和短裤上的商标贴的死死的。国家体育总局必须让穿日本货,刘翔作为国家培养出的运动员他没有反对,可他作出的聪明之举更体现了他抵制日货的决心。事实上,刘翔确实是很恨日本的。都说姚明拒绝丰田汽车的广告,事实上,刘翔也已经拒绝了好几单日本产品的广告邀请,对方开出的价码甚至比耐克和可口可乐还高,可以说是天价(在日本有不少刘翔的拥趸,日本每年都盛情邀请刘翔参加日本横滨的田径精英赛),但刘翔都拒绝了。 刘翔做广告有三个原则,这只在刘翔父亲,孙海平等极少数几个人之间保持相互默契:1.必须是有实力,有品牌的大公司。2.如果是外国企业和民族企业两家竞争,优先考虑后者。第三条凌驾于第一条和第二条之上,作为刘翔接广告的第一准则,那就是:所有关于日本的广告一律不接,不管开价多少。 三:黄子华 令人肃然起敬的香港明星黄子华: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全球现场直播),主持人黄子华对前来领最佳亚洲电影奖的原岛大地说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回去之后别忘了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 四:姚明 大家都知道丰田汽车找姚明拍广告的事吧,但你知道丰田为占领中国市场愿意出多少广告费吗?丰田最终出到了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姚明的反应是什么? 日本丰田公司几次三番找到火箭队的老板亚历山大,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帮忙跟姚明牵上线,让姚明出任丰田的形象代言人。丰田公司一直是火箭队的球场赞助商,火箭队的主场球馆就叫“丰田中心”,所以,老板自然也愿意成全这桩美事,更何况,谁都可以想象,丰田公司在开始行动之前,已经为姚明准备了一份多么丰厚的广告同。但是,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是两个字:不行。而且,不提供任何解释。不知出任日本企业形象代言人的其他明星做何感想 . 五:李连杰 一次发布会,现场大家谈到“南京大屠杀”。在座的一个日本女记者就问到蔡依林,你们中国人老说被杀了30W,难道你们有数过啊。 蔡依林有些尴尬,李连杰当即抢答:“我们是没数过,难道你们日本妇女被美国大兵强奸过后,你们还要去问她是否有快感?” 六:张学友 张学友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与刘德华,张国荣等香港娱乐圈内人来大陆做宣传.在场有一位日本记者在采访张学友的时候问道:"张学友先生,你们香港回归中国后,你们是对回归有什么看法?有些人说你们香港娱乐圈的人向来是反对回归中国的,是吗?" 张学友微微一笑,说:"我只会唱歌,不会参与政治,但我知道身为一个本国人应该做什么,香港当时是被英国侵占的,但领土和人都还属于中国,我们中国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你们日本人存在有辱国耻的思想,那么难免误会初了你们日本人之外,还有别的国家也会这样.你问这些话理所当然." 七:成龙 2005年成龙作品神话出品后,成龙在韩国做宣传,一个日本人挑衅的问道;"成龙先生,您以前几乎一直在好莱坞打拼,为什么又回到国内发展?是不是因为您在好莱坞不景气?" 成龙一愣,随即回答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本,在好莱坞打拼如何也不仿碍我在国内发展,我们中国人不像有些国家,因为一部电影在好莱坞略有影响就改了美国籍(这明明指出是日本的一个演员),像我,李连杰,杨紫琼等不管在好莱坞发展如何都会回到国内献给影迷们一些作品,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品德.而不是有些国家(再一次的讽刺日本国).日本记者当时脸红无语

一本台历

今天面试完,无事突然想到放在柜子里面的一份台历。此台历的来历说来也奇怪,去年春节过后回到学校就收到这份台历了,台历的寄送单位是ALIBABA.COM也就是阿里巴巴了,但是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阿里巴巴为什么要寄送台历给我?我顶多也就是在阿里巴巴里面注册了一个帐号,没有做过生意啊?不过既然有送的,而且画面是我比较喜欢的漫画风格就留下了(没怎么用过,可惜可惜)。 最让我觉得好玩的还要算台历上的文字了现在就开始2006 Fun of the year: 一月 Fun of change 要微笑着拥抱变化:你能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何乐而不为? 二月 Fun of work 工作中任何看似枯燥的东西,只要你学会欣赏,它便能成为你快乐的动力。 三月 Fun of challenge 勇敢跨过这一天,因为你知道,乌云背后总有太阳的笑容。 四月 Fun of competition 战胜对手的同时,应该感谢他帮你又向上提升了一级。 五月 Fun of team 一起面对困难,齐心协力达成目标,就是快乐的。 六月 Fun of communication 只要脸上有笑容,你到处都能交到朋友。 七月 Fun of service 用真诚周到的服务换来客户满意的微笑,那是我们的快乐之源。 八月 Fun of growing 回头看着成长路的艰辛和困苦,那滋味却是快乐的。 九月 Fun of dream 做梦是快乐的,将梦想实现则更快乐。 十月 Fun of life 生命中真正的财富是快乐,这是用多少钱都无法买到的。 十一月 Fun of conquer 不断的翻山越岭,因为你知道,站得越高,就能看到越美的风景。 十二月 Fun of succeed 不以成败论英雄,努力了,就有理由快乐。

碳中和

最近看电影和新闻经常听到一个流行的环保名词“碳中和”所谓「碳中和」这个词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透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这个词获选新牛津美语字典的二零零六年年度字汇,主要原因在於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并且成为受到美国政府当局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 英国的维珍公司,美国的新闻集团都开始了碳中和的工作,并且最近还有很多这样的国际化公司计划或着准备开始实施自己的碳中和工作。中国的企业一直都在强调着自己在社会责任,但却没有让民众真正的看到,或者说让民众受益。我倒是觉得这个在西方世界兴起的碳中和运动或许是国内企业一个很好的体现社会责任的方式,毕竟可以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绿色。我不知道国外公司的绿色添加到了哪里,我希望中国企业在进行这个环保事业的时候能够把添加的绿色放到城市中,最好在城市兴建绿色公园遍植绿色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这一环保理念带来的变化。

全球变暖

前天晚上看了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剧情简介: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先生的个人历史,以及他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纪录片。作为一名资深的环保主义者,戈尔先生在本片中站在一个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信息。“戈尔先生在本片中完全脱离了政治性演讲的外壳,充分地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以一种幽默而又客观的态度给观众们罗列了种种事实,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到了最后,所有的观众都被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深深打动,以至于他们都在座位上坐不住了”,导演古根海姆如是说。“难以忽视的真相”并不是一部表现绝望情绪的电影,但也不是仅仅喊出一个保护地球的口号而已…… 从片中深深的感到现在人类的发展带给地球生态的影响,而且这部片子让我联想到《后天》,两部同样是讲的全球变暖的问题,一部是把最后的结果用影视的手法艺术的表现了出来,一部是以影视记录的方式展现出这个变化的过程。看着这两部电影我发现它们其实很近,很近。也许50年,也许100年,但是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人类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变化,也许后天中的景象就不仅仅是艺术的影视手法了。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现象还没有体会,我推荐你去看看《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后天》这两部电影。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